特别推荐列表
注册最新
可靠安全
更新APP
-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一批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中华文化审美内涵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网络的二次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效提振民族精气神;云逛博物馆、云音乐会、云展览、云旅游、云观影等线上文化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不断丰富,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一场场对传统戏曲的新颖编排等在网上 “出圈”,激活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让网民在交互体验中感悟网络正能量的底色与力量。
- 8月26日,2024年柘台游氏仙姑祈福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柘荣中华游氏文化园开幕。图为颁发书法收藏证书。袁婉萱 摄
- 看似“一本万利”的操作,购房者会不会承担风险?又有哪些隐患?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一来,购房者拿到了更多的贷款,将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增加月供负担。另外,通过“阴阳合同”获取更高的贷款额度,可能涉嫌骗贷,存在法律风险。由于“零首付”的操作过程隐蔽且缺乏书面证据,一旦办理过程中出现纠纷,购房者维权困难。“零首付”危险游戏加码、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名资深地产从业者处获悉,利用“高评高贷”操作进行“零首付”买房并非新鲜事,多年前就曾流行。但此后由于房产备案价与市场价的价差小,甚至出现“倒挂”,拉高评估价的空间不足,因此一度熄火,仅在操作弹性更大的二手房市场存在。
- 4.股价今年累计升达三成、以今年以来计,巴郡A股累升逾28%,B股更大涨超过3成。其他已突破1万亿市值企业,包括Nvidia、谷歌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母公司Meta、Tesla、亚马逊、苹果、微软,以及中东石油企业沙特阿美。
- 消息人士称,欧盟计算对特斯拉征收关税时只考虑了“直接补贴成本”,而美国和加拿大则考虑了“补贴、工业产能过剩、非市场政策以及环境和劳工标准”等情况。
演示大厅
大庄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竹结构建筑东南网8月28日报道核心提示南平是福建省竹子分布的核心区域,现有竹林面积652.7万亩,占全省的40%,全市竹企1162家。2023年,南平市印发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7月,省市场监管局与南平市政府签订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研究制定《福建省市场监管赋能南平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9个方面21条赋能工作举措,综合发挥质量、标准、检验、计量、认证、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工具箱”赋能作用,共同培育发展竹产业新质生产力。因链施策,推动质量变革创新闽北盛产好竹,“一根竹”到底能产生多大价值?在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竹空间”展厅,竹子“摇身一变”成为精巧的桌椅、柜子、摆件等各式家具和装饰品。“双羿在推陈出新方面下足功夫,拥有172项专利技术,竹家居用品等产品中98%销售给瑞典宜家,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卓然冰说。由于欧洲客户对环保和品质的要求较高,双羿公司在竹资源开发、竹材加工、竹制品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虽然企业内部工艺流程质量得到了保障,但是上游供应链企业产品却不够稳定,质量管理一度遇到瓶颈。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019年开始,市场监管部门在南平市竹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开展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7S管理、品牌建设等培训指导。双羿公司作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服务的链主,带动其上游的尚华公司和大简公司两家链员企业共同纳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双羿供应链企业质量瓶颈识别,市场监管部门发现二级供应商尚华公司的竹材分解一直由人工操作,效率低、破条破损率高,浪费了竹材资源。双羿公司与尚华公司通过联合攻关,开发了智能竹筒自动测厚破条设备,实现连线生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安全,质量合格率从91%提升至98%。通过链主和链员企业质量的共同提升,双羿公司的及时交货率由2020年的94%提升至100%,产能从2020年的15条生产线提升至24条生产线,经济产值由原来的1.7亿元提升至3亿元,被评为中国竹产业品牌十强企业。“总体上看,南平竹林质量和综合效益还需进一步优化,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体系构建、新产品研发、电子商务等方面有待提升。”省市场监管局科信处负责人李海明说,在赋能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竹板材领域、竹家具领域、笋食品领域等重要环节,围绕链主企业需求,开展标准制修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等工作;组建竹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提供质量安全提升服务、产品研发、免费技术培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强化多元要素协同,推动质量变革创新。标准赋能,全链划齐品质标高用原竹做支撑弹簧的沙发、竹编刨切的内饰板……走进福建省祥福工艺有限公司竹空间体验馆,丰富多样的竹产品琳琅满目。“依托工艺创新,一根毛竹拥有了百般变化。”祥福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梁东说。经过开片、制条、炭化、热压、精切等20多道工艺,毛竹变身为一块块竹板材,极大方便了后续深加工。然而,早期各板材加工企业在制材工艺、基材竹龄、炭化时间等方面的指标不尽相同,导致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出现应力不均、色差不一等问题,影响下游竹产品质量、销售和价格的稳定性。“下游竹制品成品质量问题中70%由板材质量问题导致。所以,强化竹产业上下游全链条质量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梁东说。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指导南平竹产业行业协会研究制定板材团体标准,统一竹材的质量与尺寸,确保生产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推动竹产业降本增效。此外,通过梳理祥福公司原材料采购验收程序,省市场监管局科特派团队将工艺设计要求与竹板材质量国家或行业标准相结合,对原材料验收要求进行修订,对板材胶层黏结强度、耐候性能都设置了准入条件。“我们与祥福公司探索共享实验室模式,利用我院先进、齐全的检验检测手段为祥福公司的原材料验收提供技术支持。”省质检院家具所所长刘骏对记者说。“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祥福公司作为链主企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标准、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标准四个大类实施标准化建设。通过强化对上游企业板材质量体系管理及质量标准化建设,促使下游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升到98%。”梁东对记者说。板材质量的统一和提升,是市场监管部门赋能南平竹产业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我们调研时发现,适合南平市竹产业发展的标准数量不多,南平市及各产竹县没有发布关于竹产业的农业技术规范和团体标准,公开声明的企业标准仅有24项,现有的竹子标准没有覆盖完整的竹产业链,这与南平市竹产业发展不相称。”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程晓明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链长单位、链主企业、链员企业以及标准化技术团队携手创新,探索竹产业‘标准化+’模式,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鼓励支持企业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开展竹原材、竹板材、竹条、竹丝等4项竹原材料团体标准立项编制,加快推进全竹‘茶空间’标准制定,服务竹产业品质提升和区域品牌的打造。”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归洪波说。据统计,目前,南平市已主导或参与制定竹产品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省地方标准2项,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179项,涵盖竹成材、竹地板、竹制品、竹炭等领域。专利护航,竹产品挂上金招牌当前,竹木产业正处在从传统粗制加工向精细工艺品生产、品牌化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南平已设立商标品牌指导站3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5家竹企业入选“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将竹家居融入“空间+产品+服务”的“武夷山水·茶空间”经济新业态。日前,在位于政和鹤林工业园区的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自动化异形竹茶盘生产线上忙碌生产。据介绍,九竹公司仅竹茶盘就有600多种不同的造型与花纹,仿古工艺品、酒店用品、茶水柜等各式竹制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产品不只是家具,更是工艺品,设计上注重客户的体验感。产品七成以上实现线上销售。去年,5个工厂总产值达1.8个亿。”公司董事长吴发昌介绍,线上销售对产品创新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很多竞争对手在九竹公司的设计基础上抄袭或改动,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抄袭产品在外观和材质等方面看似和原版一样,但制造工艺和品质却难以复制。低劣抄袭很可能毁掉消费者对原创品牌的良好印象。”政和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范荣辉说,“我们建议家具企业在设计完成后及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不要等到产品公开之后再进行申请。”“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知识产权培训,帮助我们提前进行专利布局,及时申报专利,减少了侵权行为的发生。目前公司已拥有6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吴发昌说。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为南平竹木企业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维权、专利运用促进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与指导;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促进专利成果开放许可、专利转让等多种方式的高效转化;高效运用专利权质押融资政策,政和县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授信2亿多元。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鑫森炭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记者手记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竹产业兼具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是集生态调节、乡村振兴、富民强区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产业。蓬勃发展的竹产业已成为南平助推“三农”发展,打造绿色经济的新引擎。在“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等举措的推动下,如今,更多物美价廉的竹制品正走进酒店、景区、商超……如何推动竹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当前,要抓住发展机遇,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好蓝图,为促进企业品牌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引导企业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话语权。紧紧把握产品的创新与质量两个关键环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质量、标准、认证等公共体系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竹加工业核心竞争力,突破竹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助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同时,还应结合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注重竹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当地特色,发展竹海生态观光、竹林休闲保健、竹文化创意等乡村旅游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竹文化建设,打造一批竹文化特色休闲项目,培养一批竹产品购物购销示范点。秉持“科技兴竹”“以竹富农”理念,把发展竹产业作为美生态、富百姓的重要抓手,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丰饶物产,也创造了、这里的道道舌尖美味:、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客家擂茶“闽西八大干”之一的老鼠干记者了解到,作为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的综保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产业空间66万平方米,90%空间用于科技研发。在产业功能方面,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为核心,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为重点,拓展保税维修检测、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
倾听り樱花飘落的声音:
在贵南县过马营镇麻什干村,禁毒教育工作站成了村民们学习禁毒知识的重要场所。该工作站建于2023年,覆盖教育人口达21600余人。
小坏坏:
top5、东九龙总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总督察邬凯宁指出,该集团的网上赌博平台于去年2月开始营运,透过不同社交媒体宣传;赌客透过网页,及手机程式注册,利用转数快或加密货币去充值游戏点数。
`风吃掉月亮˙<>˙:
top8、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众所周知,早在今年5月,拜登政府就宣布了对中国“新三样”加征关税的计划,其中电动车的关税将提高至100%,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的关税则提高至50%,本周他们只不过是要对这一计划进行最终确认。不过,由于美国国内同时存在赞成与反对两种声音,因此外界仍然摸不准拜登政府的最终态度。
┈━═☆夜╃末眠:
经贸合作是中非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与近半数非洲国家贸易额同比增幅超过两位数;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一系列亮眼数据表明,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中非经贸合作充满强劲活力。
半粒糖_x0016_甜到傷。:
top6、真实亲诚为民生、在卢旺达,中国援助的200口水井为民众提供稳定、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并服务农业灌溉;在坦桑尼亚,姆万扎卫星城供水项目自2019年11月投产以来,已为当地约15万居民解决了用水难题,用水成本降至原来的五分之一;在肯尼亚,卡瑞曼纽大坝供水项目于2022年投入运行,极大缓解了首都内罗毕及周边城镇近百万人口的用水问题……
★清茶ヾ与风☆:
top9、翻开近年来吉林的科技创新成绩单,一项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历历在目——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实现“百星飞天”;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亮相;东北师范大学固态电池科研成果成功转化,100Ah动力和314Ah储能半固态磷酸铁锂电芯产品在长春正式下线;吉林大学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深度新纪录…… 纵观这一个个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我省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依托深厚的科教资源建强平台载体,源源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动力,驱动科创成果在吉林落地开花的生动写照;更是我省加速推进教育、人才、科技、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新时代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人才引领 激发创新活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创新的源泉。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吉创新创业。全力打造英才集聚、英才如林的人才中心,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落户。近两年来,我省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光发热,不仅推动了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林大学科研院院长常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7年,曾在美国多家研究机构担任要职的常毅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任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并于2018年参与组建了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在常毅的带领下,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更有着令人欣喜的成绩——2019年吉林大学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2022年1月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22年7月,获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生授权;2023年,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后流动站获批建设。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 近年来,我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人才激励政策持续迭代升级,从1.0版提升到3.0版。出台了人才分类定级评定、安家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构建了“1+N”人才政策体系。人才政策实施以来,共有1.69万人完成人才分类定级,获益人才累计超过3.6万人次。 用好的发展平台和优厚的政策环境,支持各类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才能让更多“千里马”聚集吉林竞相奔腾。 科技赋能 驱动产业升级 栽梧桐方可引金凤,搭高台才能唱大戏。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攻关组织,解决在产业技术攻关组织过程中出现的科研攻关与成果应用脱节的问题,我省实施了“揭榜挂帅”制度,把科研中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目前,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已成功揭榜。同时,从高校院所选派科技人才“一对一”入驻企业兼任“科创专员”,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目前,4批来自73家高校院所的759名科创专员已到岗开展工作,覆盖全省9个市630家企业。 在产业发展壮大中,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为此,我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各高校依托汽车、农业、冰雪、电影、医疗等产业进行全方位布局,扎根黑土、服务吉林,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成果丰硕。 吉林大学与中国一汽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坚持“产业+市场”需求导向和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维,于2019年7月共同成立了红旗学院,以期培养更多面向汽车“新四化”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红旗学院目前已开设了智能网联班和新能源班,生源涉及吉大计算机、通信、机械、汽车、材料、电子、化学、物理、数学等20余个学科门类,可充分满足学生来源交叉分布、面向企业需求动态调整的要求。”红旗学院运营负责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费宇鹏介绍说。 产教融合 促进协同发展 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创新“成果”必须转化为发展“结果”、成为产业的“成品”,创新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紧密融合,打破科教分离的藩篱,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和学术成果转化是高校的科研目标和方向。 为了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省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破解难点,疏通堵点,努力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的良性循环。 ——2023年完成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推动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精准衔接,整合省内“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建设联合体; ——围绕重点产业布局,探索建立高等研究院,组织高校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新质生产力研究联盟; ——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建设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291个,力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中小企业赋智; ——长春理工大学与长影集团合作,承担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型正交多幕特种电影集成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产生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吉林动画学院研制的7项地方标准,填补我国动画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 此外,我省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等多个新兴产业产值实现了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新时代,新征程。今天的吉林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无惧无畏、一往无前的使命感,厚植创新沃土、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为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而稳步前行。